导语:国内3款“难堪”白酒,曾是70后的心头肉,如今却遭嫌弃
根据白酒具备的属性,年代不同的人好像有不同的选酒标准,一般来说:
8090后:品牌意识很强,比较关注名气和价格;
70后:酒场经验丰富,也正当是事业和家庭双丰收的年纪,酒的品质往往能左右购买行为;
60后及以下的人:年纪大了,大多都已经戒酒,即使喝也是喝子女送的酒;
这又差不多回到了70后这群人,所以今天小编就来讲讲70后是怎么选酒的。
首先,看瓶身上的配料表或者执行标准。
根据这两点,判断是否为纯粮食酒。
70后生活质量较高,没必要喝容易上头的酒精酒。
其次,看质量等级。
纯粮食也分等级的,一般优级和一级酒最为吃香,其他基本上不考虑。
最后,看酒花。
同一等级的纯粮食酒也有“好坏”,买酒时可以通过摇晃酒瓶看酒花的大小、均匀程度、数量一级消散的时间判断酒体的饱满程度和粮食精华的含量。
通过以上方法,基本上都能买到想要的优质纯粮食酒。
不过,国内有这3款“难堪”白酒,凭借拥有以上的这些特点,曾经成为70后的心头肉,但是如今却频遭嫌弃,究竟是为何?下面来见识一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。
一、绿脖西凤
产自陕西,曾经的四大名酒之一,如今也是八大名酒之一。
属于凤香型白酒,风格介于浓香型酒和清香型酒之间,具有“清而不淡,浓而不艳”的特点。
精选水、高粱、豌豆、大麦和小麦制作,酒精度数高达55度。
口感:甘润挺爽,诸香协调,尾净悠长,醇香典雅,回味愉快。
价位和包装亘古不变,是70后的回忆酒,也曾是他们的心头肉
奈何“贴牌酒”事件将它拖下水,如今遭嫌弃,沦为了“难堪”白酒。
二、古道江湖
产自四川成都的邛崃市,一个盛产美酒的地方。
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制作,材料与五粮液相同,同样是52度浓香型白酒。
酒体中含有窖藏了“1800天”的老基酒,由白酒专家胡永松亲自勾调。
口感:酒香味浓,入口绵柔细腻,醇甜劲爽,回味悠长,不上头。
酒体很饱满,轻摇几下尽是细密的酒花,晶莹透亮,很圆润。品质为优,价格合适,曾经70后把它当心头肉,日常的口粮酒必备。
但是打造它的川池集团一直担任着全国八大原酒供应商之一的角色,专注做本地市场,很少进驻外地,更别说是打广告赚人气了,导致遭到不少人的嫌弃。
三、孔府家酒
很多人都说山东只有啤酒出名,却不是齐鲁大地的山东也有老牌名白酒:孔府家酒。
曾是历代衍圣公(孔子后裔)进奉宫廷和馈赠达官贵人的专用酒,具有2千余年的历史,后来经历从宫廷到民间,成为了寻常百姓都赞不绝口的口粮酒。
酒体特点:无色透明,窖香浓郁,绵软回甜,余味悠长等。
只是商家不会利用品牌讲故事,导致在外地的名气不高,如今却遭嫌弃。
谁知它曾经也是70后的心头肉,无奈也成为了“难堪”白酒。
其实这3款白酒只是所有“难堪”白酒的缩影,毕竟现在很多人都更关注名气、品牌和价位档次,导致一些真正的亲民好酒被嫌弃,实在可惜。
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,可以动动小手指转发哦!
编辑人:橘子皮
本文链接:https://chibaijiu.com/post/21743.html